唐宋

笔下两相思(王羲之&郗璿同人)


    东晋咸和五年,建康城门

    王羲之坐在进城的马车里,四处张望着这座正在重建的城池。自去年经苏峻乱兵洗劫后,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到重建后的建康,这个九岁的少年仍未脱去孩童习性,对周围的街巷充满了好奇。

    在他对面,父亲王旷满意的看着他,心中思绪流转:二十年前他率兵三万与北方匈奴死战,不幸全军覆没,虽然逃得一命,但前途已然无望。所幸儿子王羲之天子聪颖,七岁时已经因善书法闻名乡里,这次前来建康就是为了将儿子托付于自己的族弟——当朝司徒王导,以便他将来能成就一番事业。

    眼见马车将至王府,王旷收起思绪,对儿子肃然说道:“羲之,我昨日已和你叔父通信,他乃国家柱石,公务繁忙,我们先在宰相府暂住,过几日他得闲之后,我再与他商议你的事情。”王羲之忙点头不迭,他虽然年纪尚小,但对那位维系朝纲,誉满天下的叔父十分钦佩,得知能在其府中暂住,自是开心不已。

 

    七日后,建康,王府

    正午时分,王羲之坐在凉庭里,聚精会神地临摹眼前的书帖。前几日叔父回府,见过他们父子二人,对他的书法也是称赞不已,并留他们在建康府上小住几日。恰好今日当朝太尉郗鉴携家眷来访,父亲随叔父前去迎接,自己独自在屋中,便趁机临摹起东汉名家杜度的书帖。

    “好书法!”

    突然,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在王羲之耳边响起。王羲之忙回头看去,只见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站在他身后,眼睛正看着他刚临摹完的书帖。

    正当王羲之疑惑之时,那小姑娘笑盈盈的转过头看向他:“东汉杜度的书法,杰有骨力,笔画微瘦,兄台所写这份书帖,若霜林无叶,瀑水进飞,深得杜氏精髓。我一时欣赏入神,故此惊叹。”王羲之一听,不禁微微发愣,自己在王导府中已经七日,与诸多族兄弟多有交往,琅琊王氏虽是当世高门,人才济济,但在书法上有如此见解者却是一个也无。

    王羲之顿时生出几分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,不禁问道:“姑娘对书法似乎颇有见解?”

    “只是颇感兴趣,便缠着父亲寻个先生教过我几天罢了。不过先生倒是常夸我天资聪颖,建康城小一辈中,就是男儿也少有在书法上胜过我的。”少女似乎颇为得意。

    王羲之亦是少年天才,顿时生出争胜之心,便笑着说道:“那姑娘必然是少年名家了,我有一问还请姑娘为我解惑。”

    “嗯,快快说来。”

    “世人都说,两汉草书名家以杜度和张芝为先。那依姑娘之间,这二人高下如何?”

    “二者都是名家,但风格却又不同。张芝润色精于断割,意境颇美。但若论高深之意、质素之风,却是不及杜度了。”少女毫不犹豫的说道。

    王羲之心中暗奇,这姑娘与自己所见不谋而合,但又觉得这姑娘年龄看起来比自己还小,这番见解怕是从家中长辈口中听说,便将自己在书法一道上所念所想一一发问,谁知这小姑娘对答如流,而且有些说法虽与当今主流见解有所不同,却令王羲之顿生知己之感,只想与这姑娘继续坐而论道,其它事情却是一点也顾不上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两汉书法家或精于楷书,或精于草书,而行书自三国盛行以来,尚未有真正名满天下的大家,我辈既然已经专心于书法,就应当在行书上有所开创。”王羲之与这姑娘相谈,只觉酣畅淋漓,忍不住举头望天,将心中雄心壮志向讲出,却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是日暮时分,父亲大概也快要回来了。

    “差不多快要送客了”王羲之心中虽然依依不舍,想到父亲即将归来,只得准备送客。正准备向姑娘道别,脸却突然腾地一红,自己与她相谈半日,只觉舒爽愉快,却是忘了问这位姑娘的名讳!

    王羲之又羞愧又尴尬,只得支支吾吾的开了口:“今日与姑娘相谈,甚是钦佩,不知可否请教姑娘芳名?”

    姑娘一听,不禁哈哈大笑,似乎没想到王羲之支支吾吾许久,问出的竟是这个问题。王羲之听到笑声更是尴尬,不服输的开口道:“姑娘虽然笑我,但也不知道我的名讳吧!”那姑娘一听,更是笑的前仰后合:“久闻琅琊王氏家风严明,会稽王羲之更是少年神童,没想到竟然跟女孩子聊了一下午才想起来问人家名字哩。”王羲之一听这女孩竟然早就知道自己,心中羞愤更甚,恨不得掩面而走,脸色愈加通红。女孩看到王羲之如此表现,也就不在调戏,认真回答道:“人家叫郗璿,高平郗氏,璿是‘璿玑玉衡’的璿。”

    高平郗氏,那便是今日来府上拜访的太尉郗鉴的同族了,她应该也是在建康城常住了。想到这里,王羲之对建康又多了几分留恋,忍不住生出了请求父亲带自己在建康城多留几日的想法。

    见王羲之又在发愣,郗璿略有气愤的嘟起了嘴:“怎么,问完人家名字了就把人家晾在这?”

    王羲之连忙道歉,又言道父亲即将归来,将郗璿送至门口。送客归来,王羲之看着自己放在桌子上的书帖,思绪纷飞:自己近日和族兄弟交谈,很多族兄到了婚配年龄,对婚配一事多有抱怨,如今高门当政,婚配只看门当户对,父母之命,本人反而好似提线木偶,婚后夫妻多有不谐,却也无可奈何。当刚刚那个少女,与自己不仅年龄相仿,门当户对,更是志趣相投,自己更是在心中将她引为知己,若是能……

    一想到这里,王羲之羞的满脸通红,更为自己感到不齿:自己与郗璿仅仅相谈一晌,而且自己尚不知道她的心思,怎能有如此龌龊想法?

    纵使王羲之在内心如此说服自己,但终究是少年情窦初开,当晚亦是辗转反侧,一夜无眠。

 

    郗璿与父亲郗鉴坐在回府的马车上,心中却还在想下午见过的那个男孩:自己早听闻少年天才王羲之之名,今日相见,不仅书法远超同辈,胸中更是有改良行书,闻名当世的雄心,当真的见面更胜闻名,更兼容貌俊朗飘逸,专心临摹时更是有种别样的风采,远非平日所见族中兄弟可比……

    “你听说会稽王羲之近日来建康,就非缠着我今天以见王司徒为名,带你来见他,”郗鉴笑着打断了女儿的思绪“今天见了感觉如何?”

    “嗯,是个少年神童没错了,就是有点呆呆的,笨笨的,嘻嘻,聊了一下午才想起来问人家名字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玄学盛行,所谓名士有不少都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“嗯嗯。”

    “他才华天赋自然上佳,你看他心性如何?”

    “嗯嗯”

    郗鉴好笑的看着女儿看着车顶发呆的样子,心中一动,调笑到:“看来你挺欣赏他,要不为父上门和王司徒商量一下,给你们定个婚约?”

    “嗯嗯”

    郗璿无意识地回应着,却见父亲一脸笑意,突然反映过来他刚刚说了什么,连忙撒娇不依,惹得郗鉴哈哈大笑,郗璿心中却闪过了一个羞人的念头:“总比以后嫁一个纨绔子弟强,他,似乎也不错……”

 

    东晋咸康二年,建康,王府

    王羲之眼含笑意,手中拆着郗璿寄来的信件。自从六年前与郗璿相识后,二人便互通书信,从书法名家到生活琐事无所不聊,感情亦是日渐加深。一年前,王羲之就再也忍不住相思之意,求得父亲将自己送到南京城研习学业。但如今虽然世风开放,男女名门弟子私自相会终究不妥,二人平时也只能书信联系,不能经常见面。

    王羲之熟练的取出了信纸,但在目光接触到信纸上的一句话时,他的笑容却凝固在了脸上。

    “……郗家即将为璿儿招婿……”

    王羲之瞬间慌乱了起来,这六年来,他与郗璿虽然书信往来未曾断绝,但是王羲之始终未向郗璿表明过思慕之意,几次在书信中欲要提及此事,却是思绪万千,难以提笔。父亲本计划明年为自己策划一门婚事,他本想那时再向郗璿表明心意,若她同意再央求父亲与叔父去郗家求亲。但谁知现在郗家就已经要为郗璿招婿,王羲之不禁心烦意乱,莫非,她已经有了喜欢之人……

    一想到这种可能,他心中隐隐作痛,连忙收敛心思,继续看信,方才明白叔父王导与郗鉴在朝中关系愈发紧密,恰好郗璿又到了婚配年龄,便商量着在琅琊王氏择一优秀子弟与郗璿成亲,才有了郗家招婿之事。

    还好是王氏,还好是王氏,王羲之心中稍安。据郗璿信中所说,明日选婿的消息将会正式放出,王导会召集王家子弟,七天后郗鉴将会派管家到王府考察王家子弟,以便他挑选乘龙快婿。

    王羲之不再犹豫,立即拿起笔写起了回信,诉说自己多年来相思之意,并表明若是她也有意,自己七日后将会全力争取;若是无意,自己也将放弃竞争。吩咐家仆将信送往郗府,王羲之躺在床上,却始终难以入眠。

    六年前初见郗璿之时,她还尚是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,可一年前自己来到建康,再次见到她时,她已经生的亭亭玉立。女孩头梳高髻,上插步摇首饰,俊俏潇洒,笑着喊他“羲之哥哥”的场景已经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脑海中,让他无法忘怀。

    今天将信寄出,总算一诉相思之意,但前途依旧渺茫。若她同意,郗鉴会不会尊重她的意见,自己又能否从王家众多优秀弟子中脱颖而出;若她不同意,自己又怎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孩嫁做人妇,但强行争取,又会不会遭她厌弃?

    少年心事,剪不断理还乱,王羲之在床上辗转许久,终于决定先等郗璿的消息,沉沉睡下了。

 

    七日后,凌晨,建康城,王府

    王羲之在房间里焦急的四处走动,本以为自己已经可以接受一切结局,但万万没想到,直到今天,郗璿依旧没有给自己回信!

    郗家管家今日辰时就要到王府,王羲之心乱如麻,却又不知如何是好,突然,他目光一滞,不知不觉间,自己竟走到了当日和郗璿相识的凉亭。

    想到当日在凉亭中和自己畅谈书法的那个女孩,想到自己与她在六年间逐渐相识,相遇,相知,王羲之急躁的心情渐渐平复了下来,就算郗璿没有回信,自己今天也要全力争取!

    想到这里,王羲之不再犹豫,径直走向自己平时练习书法的东厢房,拿起了自己与郗璿相遇之时临摹的那幅东汉杜度书帖,深吸一口气,认真临摹起来。

    世人皆说太尉郗鉴平素不苟言笑,精干务实,但自己在于郗璿的通信中却曾听她说,郗鉴虽然外表严肃,心中却最喜风流名士,这是自己最大的优势,也是其它王家子弟所不知道的情报!自己今日在书房中尽情挥毫泼墨,也许才更能得到郗鉴的认可。

    王羲之情绪激昂,将全身心投入到眼前这张书帖的临摹之中,不禁又想到了自己和郗璿这六年来的相处:那个初见时与自己畅谈半晌,让自己引为知己的女孩;那个与他时常通信,分享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女孩;那个听说他来建康城,高兴的盛装打扮,不顾家中反对来城门口接自己的女孩……

    笔收,书成,思绪也慢慢被拉回现实,王羲之这才听旁边的书童说方才郗家管家已经来过,发现他在专心练字后,看了一会就离开了。

 

    建康城,郗府

    “琅琊王氏子弟果然不凡,或精于儒学,成熟稳重;或不拘一格,文采斐然……只有一人,王司徒之侄王羲之,独自在东厢房临摹书帖,写到高兴处,袒胸露腹,放肆潇洒,着实有名士之风。”

    听完管家的汇报,郗鉴微微沉吟,旋即说道:“久闻王羲之少年神童,如今看来果然不凡,你再去一趟王家,为璿儿和他缔结婚约吧。”

    管家顿感差异,平素郗鉴虽然严厉,却对女儿百般宠爱,今天这等大事竟然丝毫不问她的意见,赶忙问道:“如此大事,大人不问问小姐的意思吗?”

    郗鉴冷哼一声,“不用管,你去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等管家走后,郗鉴才微微叹了一口气,对着屋后的屏风说道:“出来吧。”

    只见郗璿笑吟吟地走出,笑着说道:“谢谢爹爹了。”

    郗鉴见她这番模样,忍不住微微恼火:“要是我今天不选王羲之,你是不是就敢不认我这个爹了?”

    郗璿笑嘻嘻的说道:“羲之哥哥这个傻木头,人家日日盼着他的来信,他来建康时还专门打扮去接他,现在还问我对他是什么意思,女婿这么傻,只得劳烦爹爹多费心了。”说罢就一蹦一跳的转回内屋了。

    房间里只留下郗鉴幽幽的叹息:“女大不中留,女大不中留啊。”

 

    两年后,建康城

    王家府内,家仆忙着接待来宾,整个府中披红挂彩,喜气洋洋。到傍晚时分,门口马车仍是络绎不绝,不断有达官显贵前来献上贺礼,说不尽的热闹景象。

    今日正是王家青年俊杰王羲之与郗家千金郗璿成婚的日子,以王导和郗鉴在朝中的管职,自然有许多下属、同僚前来祝贺。婚宴上丝竹悦耳,觥筹交错,自是宾主尽欢。

    王家婚房内,红烛摇坠,郗璿正静静的坐在婚床之上。

    王羲之应付完来贺的宾客,带着几分醉意看着自己的新婚妻子。今天的郗璿穿着明艳的红裙,头上依旧插着熟悉的步摇首饰,既有几分初见时的俏皮可爱,又带着几分世家贵女的典雅,有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别样魅力,看的王羲之眼中异彩连连,轻轻唤到:“娘子。”

    郗璿羞得满脸通红,只得低声答应。

    王羲之抱起新娘,一步步朝着床上走去,再她耳边轻声说道:“八年了,今天我们终于成为了真正的夫妻。”

    郗璿缥缈的声音在王羲之耳边响起:“还请夫君怜惜。”

    一夜鱼龙舞。

 

    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王羲之字逸少,司徒导之从子也……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,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。门生归,谓鉴曰:“王氏诸少并佳,然闻信至,咸自矜持。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,独若不闻。”鉴曰:“正此佳婿邪!”记之,乃羲之也,遂以女妻之。


评论(1)

热度(35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